|
|
|
| 《薪火八秩路 同心绘青春》 |
| 2025-09-24 |
近日,在第五期全市“学思践悟·民主党派青年说”学习分享会上,武清区杨村第十六小学教务处副主任王少娟、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李子宇、民进红桥区委会专职干部马艺雯、河西区恩德里小学教师孔垂杨四位青年民进会员代表民进天津市委会,以《薪火八秩路 同心绘青春》为题进行了精彩的集体演讲。 ![]() 讲演稿: 《薪火八秩路 同心绘青春》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当历史的时针拨回到1945年的寒冬,上海中国科学社的会场内,26位心怀天下的知识分子,在白色恐怖的阴霾下,毅然点燃了民主的火种。他们以笔为剑,以血为墨,在签到表上庄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中国民主促进会由此诞生 第一部分:开篇·历史回响 马叙伦先生“我们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的殷切嘱托,不仅是这位教育家、思想家半生求索的真理结晶,更是民进人与党同心同德的精神火炬,照亮了统一战线团结奋进的壮阔征程。 1949年金秋十月,当马叙伦先生站在天安门城楼亲耳聆听新中国诞生的庄严宣告时,这位历经沧桑的民主斗士提笔挥就“得宿”二字。历史证明:跟着共产党走,终得光明归宿;与党同心同向,方有永恒价值。这既是民进人代代相传的政治基因,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最生动的历史注脚。 从1945到2025,八十年风雨兼程,民进始终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携手同行。 今天,让我们从民进的历史长河中撷取几朵浪花,走进时光里的民进,聆听民进同中国共产党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光辉历程。 第二部分:激荡·血色担当 历史的长河波澜壮阔,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1936年秋,上海租界笼罩在白色恐怖中。方志敏烈士狱中手稿《可爱的中国》,经鲁迅保存,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种。鲁迅病逝后,许广平从银行保险箱取出密件,郑重委托周建人完成文稿传递的使命。 周建人,这位日后成为民进领军人物的生物学家,携带着比生命更珍贵的文稿,在日伪特务与国民党宪兵的双重阴影下,将密件精准送达时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沙文汉手中。经王尧山之手,文稿最终抵达延安,化作唤醒国魂的惊雷。 这场跨越封锁线的接力,被历史凝练为“肝胆相照”的注脚。周建人用果决行动诠释:革命者的忠诚,不仅在于炮火中的牺牲,更在于暗夜里的坚守。当《可爱的中国》在根据地传阅时,那些浸透鲜血的文字,已化作刺破黑暗的曙光。 第三部分:传承·家国情怀 作为张伯苓校长口中的“南开二宝”之一,喻传鉴先生的故事熠熠生辉。他是南开中学的中学部主任,也是重庆南开中学的创办人,更是周恩来总理终生敬重的“先生”,他是民进会员。 1932年,喻传鉴先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时,与爱国将领吉鸿昌结为挚友。吉鸿昌将军在就义前将女儿吉瑞芝托付给喻传鉴。喻先生不顾个人安危,亲自保送吉瑞芝上学,即便在抗战期间赴重庆主持南开中学事务时,也始终用微薄的薪金资助她完成学业。 喻传鉴先生与周恩来总理的师生情,更是一段佳话。周恩来总理在南开中学求学时,虽未听过喻传鉴先生的课,但始终尊他为师。喻传鉴先生感慨:“真正爱国的是周先生,是中国共产党。” 1957年,周恩来总理得知南开中学经费困难,特意将喻传鉴先生请到家中,郑重承诺:“经费问题,政府一定会负责解决。”喻传鉴先生常对家人说:“感谢党!感谢总理!”这份深厚的师生情,是民进人与共产党人精神共鸣的有力见证,彰显着家国情怀的传承与延续。 第四部分:奋进·时代新篇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新时代为统一战线成员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要传承老一辈理想信念,在思想共识上达到新高度,在履职尽责中创造新业绩,在自身建设上展现新风貌。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有理想”锚定航向,以“敢担当”扛起使命,以“能吃苦”锤炼本领,以“肯奋斗”书写答卷。在强国建设中勇毅前行,在民族复兴中挺膺担当,用青春践行初心,以风采诠释使命,靠力量赋能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青春华章。 作为新时代奋斗者,我们要保持与党同心同德的政治本色,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大局,在各行各业发挥优势,在服务中彰显价值,在攻坚中展现作为,以昂扬姿态和务实作风,共同绘就民族复兴的壮美画卷,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八十年风雨同舟,八十年砥砺前行。 民进人与中国共产党始终同心同向。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牢记初心之志,赓续优良传统。 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磅礴力量。 薪火八秩路,同心绘青春! (机关宣传部) |
|
Copyright © 2011-2014 民进天津市委会版权所有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39号团结大厦10-11层 邮编:300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