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进简介 市委会动态 区级组织动态 市直属组织动态 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究 机关建设 民进支部 会员之家 视频新闻 专题专栏 往期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民主促进会天津市委员会 >> 市委会动态
 
“新招儿”化解“百姓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议背后的为民初心
2025-07-22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天津市委会主委张金英

  “小区里的邻里纠纷、菜市场的买卖争执、工地上的劳资矛盾……这些百姓身边的‘烦心事’,咋能不等激化就解决?”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天津市委会主委张金英始终将百姓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最牵挂的是如何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长期关注基层治理的政协委员,她带着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入思考,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分享了一套接地气的“解纷新方案”。

  “给矛盾开‘分级诊疗’方,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拖成‘疙瘩’”

  “过去说‘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现在城市社区、商圈楼宇里的矛盾更复杂了,得有‘分级解纷’的新章法。”张金英打了个比方,“就像看病有‘分级诊疗’,矛盾纠纷也能分层次解决。”

  她解释,社区要当好“排头兵”,网格员、社区干部多串门、多留意,谁家漏水影响邻居了、小两口为赡养老人拌嘴了,赶紧登记清楚,拉着当事人坐下来聊,把火苗灭在萌芽。“要是事儿稍微复杂点,比如小老板欠薪几千块,事实清楚、双方都认账,就不用跑法院,社区综治中心里驻点的调解员、仲裁员就能给办了,省时省力。”

  那要是真到了必须打官司的地步呢?张金英说,综治中心解决不了的,引导去法院走正规程序;就算判完了,有人觉得委屈但有合理难处,还能通过信访救助、慈善帮扶托底,“不能让老百姓觉得‘没处说理’,更不能让小矛盾拖成大麻烦。”

  “给解纷上‘工单’,像12345一样‘接诉即办’”

  张金英关于“解纷工单”的新思路,灵感源自北京12345广受欢迎的“接诉即办”模式。她提到北京12345“接诉即办”的好做法:“老百姓打个电话,问题就生成‘工单’,派给谁、几天内得回应、办得好不好有评价,这套办法完全能用到矛盾化解上。”

  比如有人投诉小区物业乱收费,社区生成“解纷工单”,明确该由住建部门还是市场监管部门牵头,规定3天内必须联系当事人,解决完了还要回访打分。“谁推诿扯皮就问责,这样一来,部门想‘踢皮球’都难,老百姓的事儿能盯得紧、办得实。”

  “用短视频讲透‘老理儿’,让‘枫桥经验’成为百姓‘身边常识’”

  “现在大爷大妈刷短视频比年轻人还溜,可不少人还不知道‘遇到矛盾先调解’更划算。”张金英觉得,新媒体是块“富矿”,得好好用起来。

  她建议,不妨花钱请专业团队,拍些“短平快、有梗又有用”的小视频:比如用情景剧演“楼上漏水先找社区调解,比打官司省半年”;用动画讲“枫桥经验”不是老古董,是能帮咱少跑腿的好办法;甚至可以让调解员出镜,教大家“吵架了咋说软话”“要赔偿咋列证据”。

  她指出“这些小视频看着短,能量可不小,”“用年轻人爱听的梗、老百姓熟悉的事儿,把‘先调解、多元解’的道理讲透,大家才会觉得‘枫桥经验’不是文件里的词,是身边能用的招,遇到事儿自然想得起、用得上。”

  从社区“分级解纷”到“工单盯办”,再到短视频里的“解纷小课堂”,张金英的建议里,满满都是“让百姓少跑腿、矛盾早化解”的实在劲儿。正如她所说:“新时代‘枫桥经验’,说到底就是用新办法、暖办法,解决好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在全国政协“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专题协商会上的发言,在《人民政协报》上刊登。

 

Copyright © 2011-2014 民进天津市委会版权所有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39号团结大厦10-11层 邮编:300050

津ICP备19011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