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给爷爷的一封信 |
2025-01-17 |
作者:张金英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天津市委会主委 敬爱的爷爷: 我是您平生未曾谋面的长孙女——张金英。如果您还健在,今年已是101岁高龄,五世同堂、其乐融融,这是多么幸福!只可惜,您于1950年10月30日在叙永黄泥乡金钟和尚洞英勇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7岁。 去年,我们才得知您安葬在叙永县烈士陵园,家里人都非常激动,都想来祭拜。今年我恰逢参加全国政协赴四川调研,利用周日时间,怀着对您的敬仰与追思前往叙永县烈士陵园您的墓前祭拜,带来了天津的土特产、家乡的土,还有您的儿子儿媳亲笔写的信。 敬爱的爷爷,我踏上您洒下鲜血的土地,仰望您曾经看到的天空,此刻心灵相通。我懂得您当年的选择和牺牲。我也向您汇报一下您离去76年间我们家庭的一些情况。 在那烽火连天的1948年,爷爷您满怀一腔热血,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参军的道路,随着部队一路南下,最终抵达了四川这片广袤而充满挑战的土地。那时的您,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甘愿付出一切。 您的父亲,一位坚强的老人,在您离开的岁月毅然独自承担起了抚养您年幼儿子的重任。在那个物资匮乏、战乱频发的年代,他的生活无疑是异常艰难的。但他从未有过半句怨言,默默地付出,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为孙子撑起了一片天。他日夜期盼着解放的到来,期盼着您能够凯旋,一家团聚。 1950年10月30日,一个让全家人心碎的日子,您在叙永县征粮剿匪的战斗中,为了保卫人民的利益,为了新中国的安宁,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年仅27岁的宝贵生命。得知噩耗,您的父亲,这位坚强的老人,他没有被悲痛击垮。相反,他化悲痛为力量,更加用心地培养您的儿子。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您的儿子逐渐成长为一名电力系统的优秀员工,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今,您的儿子和儿媳都已步入耄耋之年,他们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过着幸福而安宁的生活。 更令人欣慰的是,您的儿子和儿媳养育了三个孝顺的儿女。他们不仅继承了您和父亲身上的优秀品质,更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发光发热,成为了社会的栋梁之材。他们时常陪伴在父母身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中华美德。 再跟您说说您的孙辈一代,在我们刚记事时,看到别的孩子在爷爷膝下撒欢,也曾问家人要我的爷爷,他们就指着院子里凉亭下的烈士纪念碑,告诉我您为国家牺牲了。尽管当年我还不明白牺牲的含义,但我知道您是为正义而不在了。随着年龄增长,心中油然而生崇尚军人、敬仰英雄的情感,并且历久弥坚。从上小学起,我对英雄的故事和党的教诲都感同身受、笃信笃行。如今的我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满意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我们都继承了您的优秀品质,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还有幸被组织培养为一名副部级领导干部。您的重孙辈(一个重孙,两个重外孙),也都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敬爱的爷爷,常人27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几多期许、几多眷恋,但您将生命的长度浓缩为人生的厚度,这是值得的。据统计,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全国先后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祖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我们家庭的历史,就是无数革命前辈、先烈家庭历史的一个缩影。您迎来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却在剿匪中壮烈牺牲。可以告慰您的是,党的光辉事业经历了百年沧桑,发生了百年巨变。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奋图强、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的中国,再不是那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而是一个可以平视世界、令国人扬眉吐气的新中国。这盛世中华,恰如您辈之所愿!“继承是最好的纪念”。这段尘封了数十载的往事,不愿提及但又有必要提及,不能忘怀但又难以释怀。“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敬爱的爷爷,您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红色江山,我们这一代有责任、有义务立足本职本岗,让它永不变色。作为革命后代,我们将永远铭记家庭这段苦难而光荣的历史,带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带头注重家风家教,教育后人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珍惜名节、珍惜当下,无愧于党、不负人民。我们将一如既往红心向党,不断从党史、家史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奋进力量,讲好身边红色故事,坚定革命理想,坚守人民情怀,以履职尽责的担当,把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敬爱的爷爷,安息吧! 2024年6月23日,在叙永县烈士陵园的那片静谧而庄严的土地上,我亲身感受到了叙永县政府对每一位烈士深沉的敬意与无尽的关怀。当我踏入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它仿佛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牺牲。 尤为触动人心的是,我了解到许多烈士的遗骸从他们牺牲的偏远之地,被小心翼翼地迁移至此,安葬在这片被精心挑选、风景秀丽的陵园之中。在迁葬的过程中,我目睹了叙永县人民自发组织的沿街护送队伍,他们手捧鲜花,眼含热泪,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英雄们的最高敬意。这样的场景,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烈士们的深厚情感和无限敬仰。 陵园内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墓碑、每一件遗物,都被精心打理和保存。烈士纪念馆内,不仅陈列着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珍贵照片,还保留了他们生前使用过的遗物。这些遗物虽已斑驳,却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让我们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先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 看到这一切,我心中充满了欣慰与自豪。欣慰的是,烈士们的牺牲没有被遗忘,他们的精神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传承;自豪的是,作为革命后代,我们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敬意和感恩的社会中,继续发扬先烈们的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敬爱的爷爷,您看到了吗?在这片您曾经洒下热血的土地上,如今已是一片生机盎然、和谐美好的景象。您的牺牲没有白费,您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请您安息吧!您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卷上,您的精神将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您虽远去,精神永恒。我们家中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信条:您是我们的骄傲,但绝不是我们可以依赖的资本!“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这九个字成了张家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在学业与自我提升中严要求、在家庭与工作岗位上重责任、在日常生活与心灵修养中懂知足。”我必将此良好的家风传给孙辈,让它在我们家一代又一代人中绵绵传续。 2024年6月23日 (来源:人民政协网 2024-07-10) |
Copyright © 2011-2014 民进天津市委会版权所有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39号团结大厦10-11层 邮编:300050 |